2022年09月07日
影视投资从最初的业内人士之间进行逐步步入大众视角,成为近年来一种新的投资渠道。
24小时服务热线:16621216683获取投资门槛
近日,《八佰》全国热映,首日票房1.2亿人民币,这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但电影却被指有亏本危险。
不少观众很好奇,如此大的数字为什么还有亏本危险。
那么电影票房到底要多少才能回本呢?
不会飞就来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电影成本和票房的构成。
《八佰》:对外宣传投资超5亿人民币
电影盈亏与否,最重要的变量是电影成本。而成本可以分为四大类
《星球大战》:道具花费巨大
小罗伯特唐尼:世界上片酬最高的演员,一度高达1亿美金
克里斯托弗诺兰指导《敦刻尔克》的薪酬高达2000万美金
这四类成本观众虽然早已熟悉,但其中却又一些因果联系。
首先,制作预算决定了演员和导演的片酬,而前三项的总和极大程度地影响最后的宣传力度。
拿《唐人街探案3》来举例
在演员和拍摄成本上的巨额投入,让《唐探3》在宣发上一掷千金。
光是春节前夕的宣传费用就超过8千万人民币,要知道,这是很多电影的制作成本。
这样的宣传有负面的后果,因为宣传效果是短时性的,导致疫情一来,这数千万可以说是打了水漂。
电影发行方当然不愿意轻易亏本。
于是,重映日期一拖再拖,旨在等待行情回暖,足够赚回之前的宣发费用。
除了上述四项之外,电影还有筹备、审核、预告片制作、新闻宣传、首映公映仪式等等成本。
投资发行一部电影,就好像组装一辆大型机械,在如今的娱乐模式下,电影的制作成本只会更高。
这是大家时常提及的词语,但是只有少数人真正清楚票房分账的意思。
电影票房主要由三方瓜分:
1.电影专项基金(5%)与增值税(3.3%)
电影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城市电影院的更新改造和鼓励影院放映国产影片,是我国国产电影发展的重要基础。
源源不断的国内从业者涌入,很大程度得益于国家专项基金的存在。
2.放映方:院线和影院(42%左右)
这个数值可能不准确,另一种说法是放映方分账高达50%-60%。
总而言之,院线和影院在票房里拿的份额不小。
不少朋友可能只是听说过院线这个词,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其实院线是指拥有多家电影院,并对这些电影院实行统一管理的体系;
目前国内约有39条院线。院线将获得票房总额的约2%。
2017年中国院线行业份额图
而电影院就无需介绍了,
影院大约需要支付约票房10%场地租金、10%人力成本、7%-8%能耗成本、2%-3%宣传费用,以及设备的折旧费用。
因此,影院从放映电影获得的利润约为总票房的10%左右。
以上数据可能没法做到完全准确,但不会和实际相差太大。
3.发行方和片方(40%左右)
片方即制作方,发行方即代理方。
一般来说哦,发行方会拿到总票房的2%-6%作为代理费。
那么经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知道片方最终的收入应该是
票房的40%+其他渠道发行收入
但是还要减去诸如发行代理费、支付给导演或者主创明星的奖励、代片方垫付的发行成本等等。
大约最后的收入是票房的30%左右,业界也会刻意稳定在这个数值以构建完善市场。
要知道,每一次小成本影片赚大钱,都会引发市场的小震动。
《敢死队》:50万美金的批片购买价格,换来2亿人民币的票房
4.特殊情况分账(数额不定)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最为出名的一次在2009年。
主角当然是大名鼎鼎的世界第一商业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卡梅隆拍摄《阿凡达》时,发行方破天荒地给予他最后总票房的2%分账。
而影片最后的总票房高达27亿美元,这对导演和片方可以说是双赢。
根据以上的分析,一部3000万成的电影,拿到9000万票房就基本可以回本。
也就是说《八佰》想要回本,如果投资方公布的投资金额准确(大多数情况注水)。
那么《八佰》的预计回本票房应该在15亿人民币左右。
疫情之下,影视迎来寒冬。
困难的同时也给行业更多反思的时间。
用贾樟柯的话来说
中国电影浮华太久了,应该好好静下心来。
但相比17-18年烂片满天飞的行业状况,这两年的华语电影市场明显在进步。
《八佰》这样的大成本电影能够出现,其实是中国电影的幸运。
也希望行业能够尽快回暖,让那些优秀从业人员能够有信心继续创作。
爱深思影视的不会飞,期待你的关注哦
亿筹网——专业影视投资平台
给自己一个机会,成就无限可能的自己
2022年09月07日
2022年09月06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09月01日
2022年09月05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10月17日
2022年11月18日
2022年11月17日
2022年11月16日
2022年11月17日
2022年11月04日
2022年11月03日